馬捷說,電鍍行業發展與制造業發展密不可分。從區域分布來看,電鍍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制造業集中的地區。從發展趨勢來看,隨著結構調整的加快以及資源環境約束的增強,電鍍行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。電鍍園區集中化發展成為行業目前及未來的主要發展模式。
近年來,許多地方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需要紛紛建立電鍍園區,將分散的電鍍加工企業集中起來。電鍍園區的建設,有利于實行統一生產、統一管理和統一治污,也有利于加強對當地電鍍行業的監管。據粗略統計,目前全國已建及在建的電鍍園區已有數十家。
馬捷告訴記者,在生產工藝上,電鍍行業對產生的污染物一直采取重視“末端治理”的做法,混合排放的生產方式加大了污染治理的難度。隨著電鍍園區數量越來越多,規模越來越大,建設運營必須遵守更加嚴格的規范和條件。電鍍園區在建設之初,必須根據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有關產業政策、法律法規明確設置準入門檻,在運營過程中還要加強監管。
馬捷認為,電鍍行業只能是適者生存,既要適應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要,還要適應環境保護的需要。電鍍園區要全面實現清潔生產,實行分流分質排放,變被動治理為主動治理,走“節能、降耗、減污、增效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。